|
青島都市圈發展規劃發布 以軌道交通方式合理銜接煙濰威日毗鄰城鎮青島都市圈發展規劃發布 以軌道交通方式合理銜接煙濰威日毗鄰城鎮 青島城市軌道交通三期工程的走向及計劃工期披露。 e車網訊:10月13日,由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的《青島都市圈發展規劃》在省政府網站發布。這意味著,備受期待的青島都市圈正式進入建設落地階段。 何謂“都市圈”? 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的《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對都市圈的概念做了界定,即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范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 目前國內規劃有哪些都市圈? 2021年2月,南京都市圈成為第一個獲得國家層面批復的都市圈。目前,已公布的國家級都市圈有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成都都市圈、長株潭都市圈、西安都市圈、重慶都市圈、武漢都市圈、杭州都市圈、沈陽都市圈。 青島都市圈區位有何優勢?包括哪些范圍? 根據規劃,青島都市圈位于山東半島城市群東部,向東與日韓隔海相望,向西背靠黃河流域廣闊腹地,是全國經濟發展最活躍、創新能力最強、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青島都市圈以青島市為中心,與聯系緊密的濰坊市、日照市、煙臺市共同組成。主要包括青島市全域,濰坊市諸城市、高密市,日照市東港區,煙臺市萊陽市、萊州市、海陽市,陸域總面積2.15萬平方公里,2022年末常住人口1558萬人。規劃期至2030年,遠期展望至2035年。 青島都市圈建設將達到什么樣的目標? 規劃提出,到2030年,青島都市圈同城化關鍵領域不斷突破,內生發展動力進一步提升,基本形成空間結構清晰、城市功能互補、要素流動有序、協同創新高效、產業分工協調、交通往來順暢、公共服務均衡、環境和諧宜居的現代化都市圈。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青島都市圈發展的基礎,規劃對此有何要求? 規劃提出,到2030年,軌道上的都市圈初步建成,市際公路通達能力進一步提升,加快形成一小時通勤圈,國際樞紐海港地位更加凸顯,區域航空樞紐、國內國際多式聯運組織中心基本建成,構建形成東西互濟、陸海聯動的國際大通道,糧食、能源安全供應和互濟互保能力明顯提高,安全可控的水網工程體系基本建成。 青島都市圈構建什么樣的綜合交通體系? 規劃提出,建設軌道上的都市圈。統籌布局以青島為中心樞紐的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絡,推動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融合建設,并做好與城市軌道交通銜接協調,構建軌道交通一小時通勤圈。推進濰坊—煙臺高鐵、萊西—榮成高鐵、天津—濰坊、濰坊—宿遷及青島西至京滬輔助通道聯絡線等干線鐵路項目規劃建設。新建配套動車所、車站等基礎設施,滿足動車組檢修存放等整備需要,結合城市空間布局優化,鐵路網絡完善和樞紐場站功能優化調整,因地制宜地發展市域(郊)鐵路,鼓勵新建線路和樞紐場站,支持以市場化方式對能力富余的既有鐵路通過適當技術改造開行城際和市域(郊)列車,以軌道交通方式合理銜接煙濰威日毗鄰城鎮。推進青島城市軌道交通三期工程建設。 青島城市軌道交通三期工程都包括哪些線路?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青島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21-2026年)的批復》,青島城市軌道交通三期工程包括2號線二期、5號線、6號線二期、7號線二期、8號線支線、9號線一期和15號線一期7個項目,線路規模139公里。 青島城市軌道交通三期工程的走向及計劃工期? 2號線二期向西在李村公園站接入2號線一期工程,往東在世博園站接入11號線,全長13.1公里。計劃2026年通車。 5號線項目起于麥島路站,止于云嶺路站,長32.6公里。計劃2028年通車。 7號線二期項目由北段和南段組成,北段長約13.1公里;南段長約3.8公里。計劃2026年通車。 8號線支線項目起于大澗站,止于膠州火車站,全長約20.2公里。計劃2027年通車。 15號線一期項目起于下王埠站,止于城陽四方廠站,長30.9公里。計劃2028年通車。 9號線一期項目起于海西村站,止于前金社區站,全長16.6公里。計劃2027年通車。 6號線二期項目西起青西站,東至6號線一期起點辛屯路站,長13.9公里,。計劃2027年通車。 青島城市軌道交通三期工程目前進展如何? 在青島城市軌道交通三期規劃獲批一年內,7條線路全部開工建設,創造了“青島速度”。 在三期線路建設中,青島地鐵牢固樹立“為城市建地鐵、為人民建地鐵”理念,實施“三六五”發展戰略,錨定“建設世界一流地鐵,打造一流城市投資建設運營商”的目標,以班組建設作為夯基工程,以創新為引領,全面推進三期線路高質量建設。 目前,青島地鐵三期7條線路已有201個工點(共210個工點)進場,進場率達95.7%,81座車站進入主體施工,創各期規劃同期最高。繼7月22日8號線支線大沽河博物館站封頂后,2號線二期工程合川路站也于近日實現主體結構封頂。 本文來自青島地鐵,不代表本網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