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首例 雙流制式市域鐵路與地鐵實現貫通運營全國首例 雙流制式市域鐵路與地鐵實現貫通運營 全國首創的市域鐵路江跳線與地鐵5號線的貫通運營,為城市軌道交通領域樹立了新的標桿。 e車網訊:2023年11月30日,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示范工程“雙流制市域鐵路與城市地鐵貫通運營成套技術”完成工程建設,在重慶成功運營,實現了全國首創的市域鐵路江跳線與地鐵5號線的貫通運營,為城市軌道交通領域樹立了新的標桿。 項目單位聯合車輛、信號和設計等單位開展科研攻關,完成了軌道交通“雙流制貫通運營”等多項關鍵技術研究,填補多項核心技術空白,對于滿足乘客“一車直達”、高效便捷、綠色低碳出行需求,促進主城都市區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重慶市域鐵路江跳線起于地鐵5號線終點站——跳磴站,止于江津區濱江新城站,串聯大渡口、九龍坡和江津三個行政區,項目全長約28.22公里,總投資86億元(平均3億元/公里)。設有7個車站,采用“雙流制”供電技術,與重慶地鐵5號線(直流技術)實現貫通運營,34分鐘后到達重慶地鐵5號線石橋鋪站,是全國首例實現市域鐵路與城市軌道貫通運營案例。 同城發展,打造社會效益新標桿 重慶江津站至跳蹬站28分鐘,在提高外圍線路與中心城區直達性,有效促進都市圈一體化發展,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發展、優化城市功能和布局、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持續發揮積極作用。開通1年以來,累計運送乘客超670萬人次。 隨著項目應用工程江跳線的成功運營,各地軌道交通行業多次考察調研,多個城市均有意參照重慶江跳線項目開展軌道交通“雙流制”技術應用。2023年4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發改委主任赴重慶江跳線調研互聯互通跨線運營情況。 創新引領,推動行業技術新高地 2015年,江跳線取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2022年,開通運營。 在研究之初,國內尚無“雙流制”成功應用案例,國際上歐美和日本在多制式供電技術上雖有應用案例,但其轉換方式均為停車固定轉換或人工介入轉換;诖耍貞c鐵路集團開創性地自主研發了“雙流制”成套技術,系統性解決了多制式貫通運營的技術瓶頸。 江跳線雙流制列車,搭載兩套牽引供電系統,在石林寺站與中梁山隧道進口路段,建有一條長78米的特殊路段,即交流25kv電,轉換到1.5kv直流電的轉換路段。當列車行駛到該路段時,完成供電制式的自動轉換,這期間列車依然行駛如常,感覺不出任何異樣。 重慶鐵路集團總工程師王猛介紹:“市域鐵路江跳線最高運行速度120km/h,與地鐵5號線貫通運營,乘客從江津圣泉寺站可一車直達5號線石橋鋪站,大幅度改善了乘客出行體驗,加快重慶‘四網融合’步伐,對重慶在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區’、構建‘1小時通勤圈’進程中乃至全國軌道交通領域都具有開創性、突破性、示范性意義! 持之以恒,勇攀技術攻關新高峰 “雙流制”技術由重慶鐵路集團牽頭組織科研攻關,獲得33項專利授權,其中發明專利20項;發表論文26篇;出版專著2部。 《雙流制市域鐵路與城市地鐵貫通運營成套技術》已獲批成為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示范工程。同時,今年4月獲得城市軌道交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由重慶鐵路集團牽頭主編的《雙流制軌道交通技術標準》系列標準,建立了國內首部“雙流制”市域鐵路工程設計、車輛裝備、技術標準、運營維護、防災救援體系等成套技術,使軌道列車在不同供電制式線路上貫通運營成為可能,為新的軌道交通創建了發展方向。該標準于2022年6月1日,作為重慶市地方標準正式實施。正在申請協會團體標準。 未來,重慶將構建起聯通中心城區6條450公里城軌快線和輻射主城新區的“一環十射”11條、1062公里市域鐵路,形成一張嶄新的、高質量的都市快線網絡。預計到2035年,“軌道上的都市區”全面建成后,主城都市區各區之間可1小時通達、相鄰地區之間半小時通達,真正實現“一小時經濟圈”“一小時通勤圈”和“一日生活圈”,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將大大提升。 本文來自重慶軌道交通,不代表本網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 |